2012年8月27日 星期一

三民夜市 阿萬意麵


三民夜市





這篇並不是要打食記

而是紀錄這家店的樣子




從招牌就可以看出這家店的年代














水噹噹的魯蛋




















這個字念ㄘㄨㄟˋ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2012年8月26日 星期日

關於拍攝人

一直以來拿著相機拍人時

往往會聽到

欸把我拍漂亮一點阿


基本上如果你沒臉沒兇又沒腿叫我該如何是好?

(菸

重點是你們的每一個神情

那才是我想要拍攝的!



記錄當下,真實不做作的那一刻

不管漂亮不漂亮

我都喜歡你們的樣子


下次大方的讓我拍吧







女朋友真的算是最好拍的人物!























:)














我記得是要進醫院的那一天

一如往常的一天

不過是要進醫院的一天



街上的行人嚷嚷

沒有什麼改變


我記得那時候還下了場雨





每個人也都照著自己的步調前進著








要住院前的面容





是有著那麼一點不安感







住院前的諮詢








照會麻醉師








拍完這張後護士問我這有什麼好拍?

我搖搖的微笑不打算答話






在醫院門口的街友







急診





一車一車

生老病死





一床一床

都是過程






進去那個門口總是百感交集的

我知道

因為我也體會過




















城市還是繼續轉動

這天


是要進醫院的那一天



2012年8月25日 星期六

科學化肌力及體能訓練



何立安寫於 2012年8月24日 1:26 ·

       早在奧運時期就已經醞釀寫這一篇網誌,但是一直不想寫,除了啟動我的思路之後常常產生心情沈重的副作用之外,也不想讓自己的的文章成為奧運口水戰其中的一篇,跟一堆從不關心體育的「一日專家」發生莫名其妙的筆戰。

       奧運成績不理想,對照昂貴的成本,很多人心有不甘,在這個景氣低迷的時代,仇富心態讓任何一種浪費都變得罪不可赦。許多人也藉著檢討氣氛濃厚的時機跳出來批評時政。但是在這一堆尖銳的意見當中,我們看到檢討「預算」、「經費」、「人事權」等的文章多,而關於「運動科學」的文章卻少之又少,即使有提到,也頂多模模糊糊地認為外國比我們科學,我們都是土法煉鋼,然後也就不再申論。
       
運動科學到底是什麼?我們又哪裡不如國外了?競技裡面與決勝有關的因素很多,但是大抵可以分為「技戰術類」、「體能類」和「心理類」。技術和心理雖然非常重要,但限於篇幅且容我略過,本篇先著重在「體能」。
      

 傳統上,台灣的教練都認為「操體能」是教練職責所在,所以不但要指導選手的技術,還要訓練體能。訓練體能的神話很多,如果你親自看過台灣的運動選手練體能,你一定會為他們過人的精神毅力感到嘆服。常見的「操體能」方式很多,諸如一萬公尺長跑、重複動作一千次、三五十趟短跑、扛沙包、一百下伏地挺身、三百下仰臥起坐,這些光數字就讓一般人乍舌,但為什麼會沒效果?為什麼台灣在「體能」相關的參賽項目越來越少?為什麼每每聽到教練說我們的選手實力一流,但是體力不濟?甚至還有人抬出「種族論」,認為國人的體能不及歐美,要選擇適合台灣人先天條件的項目。台灣人的體型跟中日韓相近,但運動表現相差許多,因此台灣人種特別差的理論應該不成立,既然先天不是問題,後天的體能訓練才是比較可能的問題癥結。     

  針對這個問題,我大膽假設,跟我們的「肌力訓練」技術和資訊嚴重落後有關。在開始探討之前,先來說一個我在美國求學時,同學和教練間口耳相傳的軼事,大約30多年前,美國也沒什麼人重視「肌力訓練」,大家只知道如果想要體力好,就要多動,因此,球員想要體力好,就要多打球,賽跑選手想要體力好,就要多跑,游泳選手想要體力好,就要多游。不過正當這種思想瀰漫著所有運動項目時,美式足球場發生了有趣的現象。不熟悉美式足球的人可能不清楚,美式足球是戰爭遊戲,是真人版的軍棋,大家追著一個會不規則彈跳的橄欖球,可以撲倒、推倒、撞倒對手,只求帶著球攻到對方陣地。這種打群架的遊戲非常符合老美冒險犯難的性格,因此一直都是國家主流運動,但這種遊戲想當然耳,運動傷害一定很多,而美國是一個非常保護身體的國家,一旦選手受傷,規則就會禁止選手上場,而很多傷害很嚴重,需要三四個月甚至半年的修養,很多選手也因此只能暫離摯愛的球場,直到得到醫師許可重批戰袍。當這些受傷的選手回來時,發生驚人的事情,原本大家以為,這些人很久不打球了,應該不堪一擊,結果沒想到這些受傷復原的運動員回到場上,竟然向脫胎換骨似地,把長期練球的選手撞得人仰馬翻,大家驚訝之餘,不免要問,你們這些人在受傷這段時間到底做了什麼?結果答案相當一致,這些因為受傷被禁止打球的球員,一身的精力無處發洩,大家都跑去練重量訓練,三四個月場外的重量訓練結束後,他們雖然少打了三四個月的球,但是他們比一般選手強壯了許多。有了這個驚人的發現,許多球隊教練開始把舉重列入訓練課程,甚至有些教練開始專攻重量訓練,並且以「肌力及體能教練(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Coach)」自居,這中間經歷了很多嘗試錯誤的階段,很多重量訓練動作一時成為風潮,一會兒又退流行,教練們為了避免各自閉門造車,所以開始互相交流意見,希望學習他人長處,並且貢獻自己的發現。終於在1978年,一個稱為美國國家體能教練協會NSCA(National Strength Coach Association)的機構成立,讓意見交流更頻繁,資訊更流通,一旦資訊流通,許多訓練法都被拿出來驗證,有效的被保留、無效的被淘汰,新的技術也不斷被發明。為了走在時代的最前端,運動界開始跟科學家合作,隨著越來越多科學家的投入,NSCA的研究色彩越來越濃厚,最後開始有系統地以科學方法檢驗每一種訓練法,由於協會不再由教練主導,NSCA也改名為國家肌力及體能協會( National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Association),時至今日,雖然許多後起之秀成立新的協會,引領新的思潮,這個協會在運動員的肌力及體能訓練發展是上仍然功不可沒。
      

 美國的運動到底有多科學化呢?從最簡單的人員編制就可以看出來,美國的大學以上代表隊,幾乎不可能沒有肌力及體能教練,這些教練多半具有運動科學碩士學歷,並且具有NSCA的肌力及體能訓練專家證照(Certified Strength and Conditioning Specialist, CSCS),他們例行性地為「各種不同項目」的運動員量身打造肌力訓練處方,讓這些運動員能夠有超強的體能來發揮技術。這些肌力及體能教練跟運動教練有什麼差別呢?舉例來說,這些肌力及體能教練知道,肌纖維分成慢速氧化肌纖維、快速氧化肌纖維以及快速無氧肌纖維,能量系統分為磷酸系統、無氧醣解系統和有氧系統,不同的運動項目需要不同的肌纖維,也偏重不同的能量系統,例如籃球選手需要爆發力以及持續變動但偏高強度的能量系統,因此需要最多快速肌纖維,一萬公尺類型的長跑訓練只會刺激慢速肌纖維,讓慢速肌纖維成長,排擠快速肌纖維,也讓身體適應持續性低強度的能量系統。換言之,對於籃球選手來說,一萬公尺會越跑體能越差,會讓選手衝不快、跳不高,強度一變動就喘不過氣。反之,週期性的訓練可以讓選手可以循序漸進地刺激快速肌纖維,而循環式、間歇式的無氧訓練可以訓練球員一下跑、一下跳、一下停的變化強度能力,整合起來就可以讓球員有驚人的爆發力,還可以在變化莫測的球場上穿梭自如,這就是科學化和傳統訓練的差別。在一次國際交流活動裡,一位美國大學第一級學校的體能總教練說到,即使是第一級學校,他們也時常收到天份不太好的選手,但是沒關係,科學化的訓練往往可以讓他們脫胎換骨。
       

說了這麼多故事,大家應該可以猜到這和我們的奧運選手有什麼關係了,我們現在的狀況,大概就是美國三十多年前的狀況,每個教練都用自己的土方法鍛鍊,但是,我們的選手受傷了也不會停練,所以不會去發現重量訓練的奇效,我們的教練通常不太會交換意見,所以新知不會傳遞擴散,而我們的科學家也沒有適當的管道或足夠的知識背景協助運動員,所以誰也幫不了誰,導致美國三十年前開始的「運動科學革命」在台灣遲遲沒有啟動。世界上的體育大國,大多在過去十年,也就是美國的運動科學已經非常成熟之後,大量參考美式科學化訓練法,中國大陸更是把美國的體能教練團一群一群地聘到國內,幫助選手訓練。
    

   我們應該憂心嗎?不,我們應該很慶幸,我們面對的問題如此清晰,而「科學化肌力及體能訓練」,就是解答。



摘錄於:

2012年8月21日 星期二

颱風麥來亂 什麼是藤原效應?



「天秤」明發陸警!雙颱牽引 滯台恐拉長




中度颱風「天秤」距離台灣越來越近,氣象局預計最快週三上午發布陸上颱風警報,雖然它的暴風圈不大,但結構小而紮實有如小鋼炮,不排除增強為強烈颱風,預計週四、週五影響台灣最劇烈,全台都會有強風豪雨,偏偏後方還有個追兵「布拉萬」,目前還是輕度颱風,不過仍有機會變成強颱,而且暴風圈將會比天秤還要大,加上他的腳步偏快、天秤腳步偏慢,雙颱仍不排除產生藤原效應。


什麼是藤原效應?

藤原豆腐店嗎?







「藤原效應」源於日本藤原(Fujiwhara)博士於1921至23年一系列的渦旋實驗及觀測。他發現兩個距離很近的氣旋性渦旋會受到對方的影響,互相沿著兩者中心所形成的軸線心,呈氣旋性方向移動。兩個渦旋並有彼此接近及合併的趨勢。
在氣象學上,「藤原效應」應用於雙熱帶氣旋的相互作用上。一般來說,兩個熱帶氣旋相距約12緯距(約1350公里)時便可能產生相互影響。當這效應出現時,兩熱帶氣旋會沿著軸心依逆時針方向(在北半球)相互旋轉(圖一)。軸心並非一定在軸線的中間位置,較強的熱帶氣旋會支配著較弱的熱帶氣旋的路徑。雙熱帶氣旋的相互作用會因受外圍大尺度天氣系統更強的影響、其中一方減弱或被合併而結束。天文台的研究顯示若雙熱帶氣旋維持在1200公里以上的距離,其合併的機會不大。




熱帶氣旋之間的藤原效應俗稱雙颱效應,但不限於兩個颱風。
熱帶氣旋通常會隨著副熱帶高壓低壓槽的轉變而移動。由於颱風本身以氣旋式(北半球為逆時針向,南半球為順時針向)旋轉,颱風以外周圍的氣流亦受其影響,為氣旋式風場(風場又稱駛流場)。若有一質點位於氣旋式風場中,必會為風場帶動,移動路徑將為氣旋式旋轉。兩個颱風即因受到彼此風場影響,會呈氣旋式互繞。實際大氣的大尺度背景風場,遠比單純雙颱風交互作用時複雜,再加上水潛熱釋放以及地球旋轉的科里奧利力(科氏力)隨緯度增加,因此兩個颱風除了互繞外,還可能產生合併、分離、拉伸等現象。
藤原效應的發生有距離的限制:兩個距離太遠的氣旋是不會發生藤原效應的。一般來說,兩個颱風通常慢慢靠近,直到相距約1000公里以內,才會受彼此影響,呈氣旋式螺旋軌跡接近,開始產生藤原效應。[1][2]但到800公里左右時,有兩種情形可能發生:合併或者分離。又過程中亦可能隨颱風登陸而造成強度的減弱、消散,改變了兩個颱風的交互作用。
藤原效應的示範過程中,會在水缸內人工產生兩個水旋渦,目的是顯示它們接近時複雜的流動。

圖



藤原效應可大致分為: 
  • 單向影響型:如果兩個熱帶氣旋強弱差距較大,強氣旋會使弱氣旋繞著自身的外圍環流逆時針(北半球)或順時針(南半球)方向旋轉,直到影響力減小至有效距離以外而分離,或直到兩者合併為止。例如1994年的颱風提姆(Tim)對熱帶風暴范妮莎(Vanessa)的影響。
  • 雙向影響型:如果兩個熱帶氣旋的強弱差不多,則以兩者連線的中心為圓心,共同繞著這個圓心逆時針(北半球)或順時針(南半球)方向旋轉,直到有其他的天氣系統影響,或其中之一減弱為止。例如1986年的颱風韋恩和颱風薇拉、2009年的颱風莫拉克和柯尼、2010的強烈熱帶風暴萊羅克和熱帶風暴南修、2011的強烈熱帶風暴米雷和熱帶風暴海馬。








然後氣象局就啟動了追風計畫



氣象局預報中心主任鄭明典說,這次追風計畫,投下15個「投落送」(Dropsonde,大氣偵測探空儀),除例行性颱風觀測,也調查是否有藤原效應;數值將由「投落送」回傳,收到資料後輸入電腦,再以模型計算。
鄭明典說,颱風不能只靠衛星雲圖,因為颱風外圍環流的作用力範圍遠大於衛星雲圖呈現,其實天秤颱風外圍環流已碰觸到中央山脈,而藤原效應是指2個在洋面上颱風的交互作用,中度颱風天秤是否和輕度颱風布拉萬有交互作用?答案是有,數值多少沒人知道。
執行追風計畫的台大學者林博雄說,上午8時已派出ASTRA飛機,繞行天秤颱風周圍200公里處1圈,丟出「投落送」,預定明天再執行1次。
林博雄說,這項計畫源自國科會的「追風計畫」,目前改由氣象局統籌,正式名稱為「颱風投落送觀測資料與實際颱風預報作業的應用與效益分析」。





總之希望台灣一切安好

資料來源GOOGLE

2012年8月20日 星期一

失眠與神經的關係!


失眠與神經的關係

什麼是「交感神經」與「副交感神經」?  


持續的焦慮不安、消化不適等身心症狀,當我們前往就診而醫師可能會說:這是自律神經的問題;倒是患者往往心裡納悶,啥米叫做「自律神經失調」?要瞭解這個診斷名詞,可以先從自律神經瞭解起:人體有「中樞神經」和「自律神經」,中樞神經掌管思考、情緒、動作、行為等,這些功能表現可受意識控制;而自律神經是自己無法控制,負責心跳、呼吸、血壓、體溫等,重要生理功能的維持與協調。自律神經系統由延腦和下視丘發動,傳達到人體各個臟器進行調節,即使在睡眠或無意識狀態,器官運作仍然持續而不會停擺。




自律神經分為「交感神經」與「副交感神經」。

交感神經是促進性的,當我們感受壓力、危險時,身體就會啟動相關必要的機能,例如:心跳加速、血壓上升、呼吸變快、體溫增高,讓人體保持警覺、提高專注力,達到可以積極應變的狀態。


副交感神經是抑制性的,負責讓人體鬆弛休息、保存體力、促進消化、睡眠啟動等。




可以簡單形容比擬,交感神經像是汽車的油門、副交感神經就像煞車,兩者作用相反但又相輔相成,當油門與煞車可以正常運作,車子開得動也停得穩,才能安全適切地發揮完整的功能;所以人體自律神經的作用,也需要兩個系統正常拮抗調節,否則就會導致所謂的「自律神經失調」。




一旦發生自律神經失調,臨床的症狀表現,就看這兩者誰強誰弱,如果是交感神經過強,就會出現焦慮緊繃、心跳很快、血壓升高;如果是副交感太強,就容易覺得疲憊懶散、精神不濟、體力下降。



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是全身性的,不一定作用在交感神經或副交感神經;以睡眠為例:睡眠品質由大腦控制左右,但睡眠的啟動,則要靠自律神經正常調節,因為交感是促進,副交感為抑制,所以當交感神經減弱、副交感增強時,才能進入睡眠;睡醒時,則是交感上昇,副交感下降。




現代人承受許多壓力的情況下,會讓體內可體松(皮脂類固醇)分泌增加,提高交感神經的興奮度,當我們應該休息睡覺時,交感神經仍然亢奮作用,副交感就無法運作啟動睡眠,所以會睡不著





而有些憂鬱症患者則是剛開始能入睡,但睡眠中交感神經仍然持續運作,整個自律神經無法適當調節,人體無法放鬆、休息,也會產生半夜心悸、早醒的症狀。


身體的內臟器官,例如:心臟也是受到自律神經調節,當自律神經失調,心臟會產生胸悶、心悸、心跳加速的症狀;至於其他的生理失調症狀:手抖、頭痛、盜汗、腹瀉或便秘、腸胃不適、頻尿等現象,每個人遇到的問題可能都不一樣,就看是哪個部位的自律神經相對敏感所導致;遇到壓力的時候,有人鬧肚子腸胃出狀況,有人則是頭痛,道理就在這裡。



雖然,自律神經無法透過意志控制,但是可以強化我們中樞神經的調節性,當出現壓力情境時,首先學習清楚辨認,掌握身心的反應訊息,也開始選擇自己面對壓力的因應態度:除了獨自面對壓力,是否能夠尋求其他資源?「危機也可以是轉機」、「壓力能夠激發潛力」等;其次,面對壓力「不處理也是一種處理」,一味急著回應、抵抗,反而容易陷入慌亂,何妨試著跳脫當下的泥淖,「轉移注意力」,為自己爭取適度的空間與時間,終究能夠找到更恰當的解決辦法。




而且,壓力誘發的自律神經失調症狀,也可以透過放鬆、運動、作息調整等方式,開始適當的身心保養,其實調整體質,就從改變不良的生活形態做起,部分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,是可以逐漸調整改善的。




資料來源:

國家網路醫院


http://hospital.kingnet.com.tw/essay/essay.html?category=%C2%E5%C3%C4%AFe%AFf&pid=18479